English

《小雅》创刊地及《诗志》刊名题写者

2009-10-07 18:07:00 来源:博览群书 ○吴心海 我有话说

《小雅》诗刊创刊号封面

《小雅》并非创刊于南京

陈子善的文章《韩北屏:〈诗志〉》(载2009年8

月7日《文汇读书周报》“书人茶话”),厘清了一些事实真相,比如,纠正了现代文学史研究专家范泉所编《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》中有关《诗志》创刊时间的记载错误,避免今后以讹传讹下去,实属功德无量。不过,陈先生文章最后也有一处硬伤:

  纪弦在回忆录中强调1936年10月戴望舒等主编的上海《新诗》月刊创刊是“中国新诗史上自五四以来的一件大事,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”,同时提出《新诗》、《诗志》和《小雅》(1936年6月创刊于南京,吴奔星等主编)“三大诗刊”一起成为“三十年代诗坛”代表的观点。

其实,《小雅》并非创刊于南京,而是当年的北平。

起初以为陈先生文中“《小雅》创刊于南京”为误植,后来发现,陈先生此文还以《〈诗志〉种种》为题发表于2009年7月号台北《联合文学》上,同样有“《小雅》创刊于南京”字样。联想到陈先生发表在《联合文学》上的文末有“《诗志》作者中,笔者与锡金、吴奔星有过不少交往,拜访过金克木,又与徐迟、南星、陈时和编者纪弦通过信,现在又收藏了完整的《诗志》,其中两期还是另一位编者韩北屏的签名本,雪泥鸿爪,不能不倍增沧桑之感也”之言,不难推断,陈先生的讹误估计是和他“有过不少交往”的吴奔星后来长期在南京任教和生活有关。

当然,讹误应该也和创刊于抗战前夕北平的《小雅》杂志,在历经70余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愈来愈稀缺有关。早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,闻一多在大后方编辑《现代诗钞》时,就遍寻不得《小雅》以及《诗志》诗刊的踪迹,将其列入“待访录”(见《闻一多全集》第一册,湖北人民出版社,1993,P346)。就连当年曾每期都给《小雅》写稿并荐稿的纪弦,在60年后创作回忆录时仍不免感叹:“《小雅》诗刊已经找不到了。但我记得,当年吴奔星和李章伯的作品,也都是在水准以上,不输给那些同时代人的。”(见《纪弦回忆录》第一部《二分明月下》,P111)

虽然眼下《小雅》一刊难求,但不少辞书辞典都收有《小雅》的辞条。如《民国史大辞典》(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,1991年)第337页“小雅诗社”如此介绍:

  诗歌社团。1936年创立于北平。主办人吴奔星、李章伯等。该社创办《小雅》诗刊,共出6期,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诗作。“七七”事变后,吴奔星等人被迫离开北平,《小雅》停刊。该社活动也随之结束。

1992年书海出版社出版的《中国报刊辞典(1815―1949)》,收有“小雅”辞条:

  小型诗歌刊物。1936年6月创刊于北平。吴奔星、李章伯主编。北平小雅诗社出版。双月刊。主要发表新诗创作,以促进新诗的繁荣和发展。第4期起设“短论”栏目,刊载探讨诗歌创作的理论文章。1937年3月停刊。藏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等处。

《北京传统文化便览》(北京燕山出版社,1992年)对《小雅》也有过介绍:

  《小雅》1936年6月1日创刊于北平。由吴奔星、李章伯主编,北平小雅诗社发行。为当时华北地区唯一的专门性诗歌双月刊。在编辑上努力做到对各流派的作品一视同仁,具有较强的进步性。注重发表篇幅短小的诗篇。主要作者有吴奔星、林庚、李白凤、陈残云、锡金、柳无忌、吴兴华、路易士等。戴望舒、李金发等一些诗坛名家也在此刊发表作品。胡适、吴宓等也曾支持过该刊。至次年6月出版5、6期合刊后被查封。

姜德明在《吴奔星与小雅》(见《岁月回响》,青岛出版社,2007,P82)一文中,这样写道:

1936年6月,他在北平与李章伯主编了诗歌双月刊《小雅》。那时新文学的出版中心已在上海,北方的诗坛比较沉寂,诗刊更少见,《小雅》却应时而生,团结了如施蛰存、柳无忌、罗念生、李金发、林庚、李长之、路易士(纪弦)、锡金、韩北屏、李白凤、吴兴华等南北作家。

曾在网络上拍得3册《小雅》诗刊的藏书家谢其章,在《终刊号丛话》(河南人民出版社,2006)专门介绍《小雅》的一节“从爬墙草的叶上跌下”中指出:

  《小雅》社址为北平宣外烂熳胡同41号,那是一条聚集诗人的古巷,也是结束新诗的地方,1937年之后,这么样的新诗不再有了。

读之,让人感慨不已,不免让人想到吴奔星在《小雅》创刊后半个世纪所写的《烂熳胡同之恋》(见《永久的悔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9)里的文字――

  最最遗憾的是,当我们于“七・七”事变后仓皇撤退时,连同《小雅》诗刊的合订本、诗友们的原稿、信件以及他们赠送的诗集、诗刊,还有我的诗集《暮霭》与《春焰》的手稿,都捆扎于两个木箱内,寄存在湖南会馆长班李子仲处,谆谆叮嘱他妥善保存。谁知世事沧桑,人心叵测,我于1949年9月回到北京,首先跑到烂熳胡同湖南会馆,李子仲还在。他说所有寄存的书物,北平沦陷时都被日本鬼子抢光、烧光了……

1936年7月,诗人吴奔星(右)与诗人路易士(中)和李章伯在北平前门火车站合影

其实,在陈先生文中所引用的《纪弦回忆录》(2001,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)第一部《二分明月下》第101页、105页,就有“而在北方,由吴奔星、李章伯合编的《小雅诗刊》,也是个双月刊,创刊于同年6月”及“而在北京,创刊于1936年6月,由吴奔星、李章伯合编的《小雅》诗双月刊,究竟停刊于何时,我已不记得了”的明确记载。

题写《诗志》刊名的诗人是常白

陈子善在《韩北屏:〈诗志〉》一文中还表示,《诗志》双月刊“行书刊名不知出自谁人手笔”。

“诗志”二字的书写者,就是陈先生在文中提及的和纪弦(路易士)共组菜花诗社的常白。路易士在诗集《三十前集》(上海诗领土社,1945年4月)中的“三十自述”中清清楚楚地写着:“《诗志》和《菜花诗刊》的志名制字皆系出诸常白手笔,其书法挺拔而且优美。”

身为诗人的常白是镇江人,为《纪弦回忆录》中提到的“镇扬四贤”之一,另三名是韩北屏(扬州人)、沈洛(镇江人)和在河北出生、在扬州生长和求学、视扬州为故乡的纪弦本人。尽管常白的诗作入选过《战前中国新诗选》(绿洲出版社,1944年;江西人民出版社,1983)、《新诗赏析》(台北文史哲出版社,1981)、《现代派诗选》(人民文学出版社,1986)、《二十世纪中国新诗选》(大众文艺出版社,1998)等,但是关于他的生平,几乎找不到什么文字记载。

《纪弦回忆录(第一部)》封面

不过,《纪弦回忆录》在谈到1935年“星火文艺社”成立的情况时,对“常白”有如下叙述:

我则联合扬州、镇江一带较优秀的文艺青年,组成“星火文艺社江苏分社”,借用《苏报》副刊地位,出《星火》周刊,除我之外,主要作者有诗人常白、沈洛、韩北屏及散文作家向京江等。韩北屏家住扬州,很早就和我相识了。常白、沈洛、向京江等皆为镇江人。在这些人之中,尤以常白和我的友谊最为深厚。而他的诗,也是这些人之中写得最好的。我每次从扬州去上海,或是从上海回扬州,倘若有在镇江留宿一夜之必要,我总是乐于住在他家里,而不住旅馆的。在他家晚餐是一大享受:大饼、牛肉、花生米和高粱酒。镇江肴肉,天下第一。但他不可能用当地名产来招待我这个贵宾,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回教徒。他姓完,行三,故又名完三。完三长于金石、书法,曾给我刻过图章,写过字,可惜都弄丢了。

从中可以得知,常白是镇江人,本姓完,回族,除了写诗,还工金石、书法。当年路易士请他书写《菜花》和《诗志》的刊名,自然顺理成章。不过,人们想知道的是,这样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学青年,是什么时候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的呢?

恰好,笔者最近得到一册1944年1月出版的《文坛史料》(上海中华日报出版),其中收录有路易士的《记常白和沈洛》一文,对他和常白的交往及交情有所交代:

  常白和沈洛二诗人,皆镇江籍,和我相识已有数年,我们的友谊始自何年何月,确实的日期记不起了,大约总在1935年光景。彼时,我住扬州。镇扬一江之隔,交通便利,以是我们时有谋面晤谈的机会。《诗志》(我主编的)和《新诗》(戴望舒主编的)两诗刊上,曾发表了有他们的作品不少。他们的作风各有其可爱处。他们二人的交谊亦甚深厚。常白有“访沈洛”一诗,写得很好。

事变后,沈洛曾来上海一次,宿于我家,盘桓数日,又回镇江去了,现在他在广州,前几天有信来。至于常白的消息,则至今依然杳不可知。我很怀念他。

下面的信,……是写给常白的无法投递的信。不知他能看到否?

致常白

每当我曳着两条沉重的腿,疲惫地回到我的栖所时,我首先凝视一下的,便是那悬在壁上的,几年前你为我书了的横幅,“虽有大难不废吟哦”八个字,还有你为我刻的印章,我也时常从书桌的抽屉拿出来仔细玩味的。

现在我手边没有你的作品在,但“白木窗”、“白板门”等这一类的字汇,却常留在我的记忆里。记得你在有一首题目好象是《别古屋》的诗中,曾用到它们。那朽坏了的白木窗,你称它是多年的老伴,而当你迁入新屋后,你又愁恐着将再无一白板门为你遮断路人的眼目了。你凄凉地表现了一种人苦闲,一种生命的坎坷,在你的诗里。

我对你的作品及你的为人的第一印象是有老杜风。这个印象,至今尤深。哦,常白,你是在何方?

路易士此文写作和发表时间虽然不详,但由于《文坛史料》一书在1943年5月编定,其所选文章来自1942年1月之后的上海《中华日报》的两个副刊,可以推断该文写于1942年1月到1943年5月之间。我们是否可以据此认为常白是在这段时间内销声匿迹的呢?

答案是否定的。笔者手头有1944年《文艺世纪》杂志第1期,其中登载了常白的诗作《偶率二章》二首,诗后标明的写作时间是“1944年7月,镇江”。这是笔者所掌握到的诗人常白最后的诗篇。

常白题写刊名的《诗志》杂志第三期封面,为诗人张天授赠陈梦家签名本

其一《毁灭》:

  浴于二十世纪的腥风中,

善良者亦难安贫了!

(爱拿自己的生命当酒喝)

按不住心怀狂怨,

欲伸出巨长的膀臂,

引红日贴在胸前,

我愿即此毁灭!

其二《过客》:

漠然的人群如沙漠,

我是久苦跋涉的过客,

将伴晨星于海涯,

独以我的诗篇唱给天听。

《文艺世纪》1944年9月创刊于上海,1945年2月出版了第2期,即为终刊,由杨桦、南星、路易士编辑(其实以路易士为主。路在第2期的“编辑后记”中说,“下一期春季号该轮到远在北平的南星主编了”,但并没有成为事实)。撰稿者有周作人、张资平、唐槐秋、林微音(陈代)、萧雯、田尾、许衡、沈宝基等。一度“杳不可知”的常白在《文艺世纪》上现身发表诗作,想必是对路易士“哦,常白,你是在何方”的呼唤的回应。只可惜好景不长,抗战结束,沦陷时期在上海办杂志、写文章的多数人作鸟兽散,常白这个诗坛的匆匆过客,再次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,不知所终。倒是今日的现代诗歌研究者,对常白的归宿好奇不已,忍不住要学着路易士喊上一嗓子:“哦,常白,你究竟魂归何处?”

韩北屏产量不亚于纪弦吗

陈先生在《韩北屏:〈诗志〉》一文中还说道:

  与纪弦早已名满海峡两岸诗坛不同,韩北屏现在已很少被提及,差不多要被人遗忘了。……但合编《菜花诗刊》和《诗志》是他早期新诗创作的高峰期。《诗志》三期,他每期都有新作,产量之多不亚于路易士。

因为看到陈先生文章前的一个多月,笔者正好通读过《诗志》一遍,并没有留下韩北屏在《诗志》上“产量之多不亚于路易士”的印象,于是把《诗志》拿了出来,做了一番清点,发现韩北屏虽然每期都有诗作在《诗志》上发表,但在产量上绝对不能和路易士相比。请看以下在《诗志》上发表诗作(不含译诗)较多的诗人和篇目数的统计:

常白诗作《偶率二章》书影

路易士《三十前集》

“三十自述”书影

《文坛史料》中路易士《记常白和沈洛》书影

路易士:第1期5首,第2期5首,第3期3首,合计13首。

吴奔星:第1期2首,第2期4首,第3期2首,合计8首。

韩北屏:第1期3首,第2期2首,第3期2首,合计7首。

沈洛:第2期4首,第3期3首,合计7首。

鸥外鸥:第1期2首,第2期2首,第3期2首,合计6首。

常 白:第1期2首,第2期2首,第3期2首,合计6首。

李白凤:第2期3首,第3期2首,合计5首。

番草:第3期5首,合计5首。

侯汝华:第1期1首,第2期2首,第3期1首,合计4首。

李章伯:第1期1首,第2期1首,第3期2首,合计4首。

可以看出,在诗作的产量上,路易士无可争议地坐上了第一把交椅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《诗志》发表诗作最多的除了纪弦所称的“镇扬四贤”外,还有共发表诗作8首的吴奔星,仅次于路易士,占第二位。

吴奔星在《诗志》上产量高居第二,无疑和他当时刚刚在北平创办《小雅》诗刊、创作激情高涨有关。当然,吴奔星和路易士诗观相近、性格投契也是原因之一。1936年7月,路易士到北平接母亲和妹妹南返,虽然只有两三天的停留,“但和诗人吴奔星、李章伯初次见面,谈诗谈文学,他们陪我玩,还请我喝酒,算是此行最愉快的一件事情”(见《纪弦回忆录》第一部《二分明月下》,P99)。如果以诗坛团结的高度来论,那么,纪弦在《纪弦回忆录》第一部《二分明月下》第12章“中国新诗的收获季”中也有明确表述:

象征南北诗坛友好合作,在编辑方针上做明确表示的,应以《新诗》、《诗志》、《小雅》这三大诗刊为代表。……大多数《新诗》的作者,同时也就是《菜花诗刊》和《诗志》的作者;而给《诗志》写稿的,同时也经常给《小雅》写稿。所谓“三十年代诗坛”,我想,即以此三大诗刊为代表亦无不可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